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七十载同心•新时代筑梦】繁星灿烂
省级其它与统战工作有关的刊物、网站:https://mp.weixin.qq.com/s/yeIEaevvSxnG76Y510x1pA

内容提要:笔者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70周年之际,撰写散文就九三学社七十年间在各行各业中的成果进行了概要总结,描述了自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后,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互相帮助携手前行完成的创新成果,介绍了学社培育出的部分卓越人才,并对多党合作制度的未来作出新的期待。

民主与科学座谈会上,满座的会议室,翻开的文件,还有毛泽东主席铿锵的声音,构成了九三学社最初的记忆。

如今,那些文件装入档案,会议室已迁址北京,毛泽东主席说过的话也都写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70年过去了,许多那个时候定下的目标已经实现,也有些未竟的目标还在实现的道路上。更有人不拘于现在,着眼未来,眺望着星辰和大海。

细数这些年来九三学社的各位社员和各位同胞齐心协力建设国家的事迹,不难看出,九三学社在新中国建设中与党和人民一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更是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更是在航天,教育,医疗,创新科技等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望青天,有卫星立于朗朗乾坤之上;

俯大地,有学舍筑在莽莽神州之中。

诊顽疾,有良药送往悠悠苍生之口;

学新知,有机巧生自脉脉电流之间。

时刻铭记着自己的誓言和责任,九三学社在这70余年间和党一同进取,在医疗、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量子通信等科技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为新中国的发展夯下了良多基石 ,成为了祖国浩瀚星河里无数星辰中耀眼的一颗。

繁星无数,当辉映祖国山河,以正前路。

七十年间,百草尝遍,济世壶悬。

在这由贫瘠至富饶的70年里,九三学社为中国培育出了大量潜心医药研究的人才。这些心怀济世宏愿的医者,有的站在手术台前,在方寸间救人于危难之间,一把手术刀,一个镇痛泵都能成为他们的武器;有的社员居于幕后,在草木间、在细胞间寻求患者的一线生机,每一株草药、每一个方程式,都是他们悬壶济世的秘密;还有成员站在监督的位置上,用锐利的目光注视着药品市场上的一举一动……有的人呕尽一生心血,为祖国的医疗行业添砖加瓦,如于去年逝世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彭司勋老人,将一生都倾注给了药物研究,这一声“立药为民”成了他贯彻终生的信条;有的人始终在这条辛苦又孤独的路上坚持着,一如“天麻之父”周铉、王喜文、李敏等。无论他们从事着什么样的职业,站在手术台前或是培养皿前,也无论他们是以何种模样救济着人间,都是医药界的瑰宝,也是我们九三学社骄傲的社员。

不知人间清平乐,只愿悬壶济苍生。

七十年间,求真解疑,以智兴民。

在这70年来,我们九三学社也有众多科研方面的人才投身于建设中国的洪流中。我们祖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上至苍茫宇宙间的一颗卫星,下至听令行止的机器人,无一不是我们国力强盛的证明。这些科研事业中忙碌奋斗的人中,不乏九三学社的栋梁。犹记苍茫大漠中一朵冉冉升起的蘑菇云,让祖国有了挺直腰脊的底气,九三学社社员邓稼先、王淦昌、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是这场核科技革命的参与者,亦是燃起这朵蘑菇云的功臣。以智兴民,以智兴邦不外如是。现如今,九三学社成员仍然投身于创新科研的浪潮中,在新型医疗、智能机械等方面卓有成就。九三学社社员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不屈不挠的意志,以热爱祖国,守护祖国的原则,在科研岗位上散发着光与热。

提笔思量山河事,落笔考究炎黄魂。

七十年间,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

在这70年间,九三学社为天下学子谋福祉,为芸芸百姓寻福源。九三学社建立了31处全国传统教育基地,完成了在重庆、北京、四川等地继承往圣文思的任务。同时,九三学社社员在政府单位任职期间,更是积极投身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不少社员积极沟通当地政府,完成了关爱留守儿童、扶贫助学、医学援助等任务,生动诠释了九三学社与当地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行的初心精神。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以正弟子心性;为官者,奉公守法廉贞,以正苍生气节。这就是学社自身不懈努力,教授传统文化,肃清社内风气的成果,也是执政党和民主党派以及人民互帮互助,彼此监督,共同参与的成果。

继绝学,升太平,然后有江山万世,百姓和乐。

国旗上,群星熠熠,拱卫着中央的主星。七十年前那场会议上,毛泽东在开幕词里这样说到“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①”,自此一语成真。东方古国在蔼蔼夜幕里终于迎来一轮红日,蛰伏的雄狮挣脱噩梦,睁开了那双威严的眼睛。也是在这场会议上,我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我国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多党共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的同胞们也走上了一条和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②”的携手前进之路。五星红旗上,四颗时刻环绕着的卫星代表着全国各族各界人士大联合。九三学社成为了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成为了我国天穹中熠熠繁星中的一颗。

70年来,九三学社的社员从未改变过初心,始终铭记着广大同胞的福祉,共同参与新中国的建设,秉持工匠精神,将心血灌注到每一处细节。我们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王淦昌、赵九章、陈芳允和程开甲;坚持德育教化,将人文精神发扬,我们才能在江西、浙江、上海等省市中建立起31个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铭记“药医病、德医人”的箴言,才有九三成员在医药领域不断的创新与突破;突破旧识旧知,才有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上一次又一次极限的超越。

这70年间,九三学社的社员始终心怀感恩,以支援新中国的建设作为奋斗的方向,不怕风雨和磨练,也不求鲜花和掌声,踏踏实实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就是最好的鼓励和慰藉,更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仰望天空,细数繁星几何。

脚踏实地,何惧风雨良多。

注:

①:张新吾,《傅作义大传》,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11月2日。

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人民日报,1956年4月25日。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66234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