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两会之声 许强:以地学科普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

许.png

我国作为一个地质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如何从加强地学科普入手,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绿水青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常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明确提出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专门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问题,提出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许强表示,近年来,我国对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高。国内很多高校都设有相关专业课程,从事相关方面科研研究的机构和人员的数量也居世界之首,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高,在某些领域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已经走到了国际前沿。同时,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自然灾害风险源的早期识别、提前发现,以及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与处置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并使提前主动防范灾害的发生成为可能。我国在相关领域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气象、地震和地质灾害预警等方面,都已建立了相关的监测预警系统,并逐渐业务化运行,在相关领域单一灾种的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理念、新任务与新措施,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许强还直言不讳地说:“虽然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关方面的科普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政策引领不足,科普机制仍需强化。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协会及机构,也没有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政策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科普作品和论著均较少,影响力也不足,高水平的科普理论研究也较少。二是科研实力强劲,科普作用亟需提高。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实力较强,但科研院所的的科普作用亟需提高。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来源有待拓展。四是学校作用关键,地灾科普教育有待加强。针对上述问题,许强认为,要大力开展科普教育,提升全社会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水平,重点解决“如何主动防范自然灾害”、“收到预警之后怎么办”等问题。采用多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全社会对灾害避险科普教育的力度,使公众进一步了解灾害预警相关常识以及关键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对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人员加强针对性的灾害避险科普教育和应急演练。许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相关方面的科普工作:一是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工作机制。要建立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设立专职机构,统筹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保护科普事宜;搭建科普宣传平台,产出科普作品,组织科普活动;统筹科研力量,设立科普宣传大使,动员教授学者增加科普产出,推动科研成果科普化。二是开放科研院所,促进科学传播。要提高现有科研院所、高校的对外开放水平,让公众走进科研院所、实验室与野外科研基地,了解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建立科研院所科普效果评价体系,对科研院所的科普成效进行评估;提出科学家的“科普传播义务”,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多渠道、多方式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三是设立科普基金,加大科普投入。设立科普项目,吸引更多的相关领域学者参与到其中,以基金的形式激励科普人员;加大科普投入,实现人均科普费用的逐年稳步增长;在政府投入之外,与市场充分结合,引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实现投入主体的多样化,扩大科普资金的来源。四是加强科普教育,强化实践体验。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科普的课程建设,强化科普理论教学和实践体验式教学;组织有关专家开展科普讲座,对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危害性、防治措施及发生灾害时的应急自救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演示和讲授;充分利用前沿和尖端科研资源,研发趣味性、通俗性、科学性、实践性的高端科普产品,比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公众的体验感等。五是加强科普规划,开发科普旅游。加强对典型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科普宣传作用,建立科普基地,将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纳入区域旅游规划,起到用科普促进旅游,同时旅游扩大科普宣传的作用。充分发挥产业多样化带来的社会效益,在通过科普旅游带动当地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知识普及。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0354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