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浅谈突发事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
  党和政府是是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要传播载体,而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的新闻宣传工作应如何围绕突发事件期间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在经历了四川省5.12和4.20两次抗震救灾的实践后,我们对民主党派机关新闻宣传工作如何应对突发性重大危机有了一些思考和认识。   1、快速反应,建立应急机制   首先,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发生时,宣传报道和信息传播量会呈现爆炸性的增长,此时宣传部门人手不够、力量不足是一种常态,必须在机关内整合力量,从其它处室抽调人员充实宣传部门,成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信息组以展开各种应急工作。两次灾情发生后,社四川省委快速反应,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宣传信息等若干工作小组,宣传信息组设在宣传处,由各处室抽调人员组成,并立即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全方位、高密度地展开宣传报道和信息收发工作。此外,在一些宣传部门不能前往灾区采访的特殊情况下,前方人员与后方人员一起共同担负起报道任务。由前方人员兼任通讯员,收集、发回信息,随后由后方人员进行归纳整理及报送。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   2、及时引导,把握正确导向   每当突发性重大危机发生时,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人们的心理会受到巨大冲击,党派成员的思想往往也陷入盲区,如果处置失当则会影响到参政党职能的发挥。为此,及时引导广大干部成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负面影响,确保成员思想的稳定显得至关重要。宣传工作应该力求以最快捷的速度、最真切的文字、最质朴的情感,向干部成员传递中共中央、地方党政部门的声音,传递事件的进展情况,传递民主党派的举措和行动,努力唱响主旋律。如4.20地震发生的当天社省委就迅速下发《关于切实做好“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以确保把广大干部、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并要求各地社组织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有序地投入抗震救灾,从而在全省社组织内营造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的舆论氛围。   3、形式多样、强化宣传效果   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方面,达到唱响主旋律的宣传效果。两次抗震救灾期间我们采取了4种宣传方式。一是每天编辑一期抗震救灾工作简报。5.12期间编发了40期,各类文章200余篇;4.20期间编发了27期,各类文章100余篇。被《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团结报》、《四川日报》等新闻媒体采用近80余篇。二是编发书刊,全面深入地展现各地组织和成员的抗震救灾事迹,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如5.21期间编辑了《灾难中挺立的九三人》一书,在社内外发行了400多册;在社讯上开设专栏,以通讯、人物特写、照片、图表等各种形式报道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制作抗震救灾大型展板,图文并茂地直观地展现各地组织和成员抢险救灾的场景。四是充分利用网络覆盖面广,转播迅速的功能。在网站上开设抗震救灾专栏,发布各种信息,并通过网络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社组织的信息,使我委与领导部门、平行部门和所属部门实现了零时间、零距离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总之,丰富多样的方式,突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主旋律。   4、广泛联系,扩大信息渠道   突发性重大公共事件期的宣传信息工作要特别注意与新闻媒体、社中央和省外各兄弟社组织加强联系,及时沟通,形成一个纵横交织的信息交流网络,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全国社组织新闻宣传工作的整体优势。如两次抗震救灾期间,我们一方面主动与《人民政协报》、《团结报》、《四川日报》记者联系,向他们提供先进人物的事迹和新闻线索,并协助进行采访,在我们的配合下,他们写出了《重建的最大威胁来自次生地质灾害》、《使命》等报道,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与社中央、省外各兄弟社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收集和处理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分别配合社中央完成了《韩启德主席赴四川灾区考察》、《聚力雅安 共筑大爱》等报道。我们还通过网络收集并向一些媒体投送了广东、辽宁、浙江、江苏、河北、云南、上海、重庆等社组织采写的大量稿件。这些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了宣传报道的时效性,扩大了宣传内容的广泛性和影响力。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66523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