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用法治思维武装科学发展的政绩观
  摘要:单从哲学意义上讲,政绩观就是个体主观的想法或理念。思想指导行动,思想出了问题势必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为。法治思维亦是主观性极强的个体思维运行方式,与政绩观不同的是,让个体产生法治思维的客体具有较强的刚性和程序性。众所周知,领导干部政绩观的偏差极有可能危害群体、影响社会。笔者浅陋,认为要洞察或改变一个人的内在思想非外力能为,思想的随意性须要自身产生的法治思维才能得到遏制,法治思维是领导干部坚定科学发展政绩观的思想保障。 关键词:政绩 政绩观 科学发展 法治思维   一、对政绩、政绩观的解读   政通“正”,   [1]政绩,即为政之绩。笔者的理解,主要指领导干部的行政成绩或对社会的贡献。从哲学视角来看,政绩是领导干部行政的实绩,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与政绩相对应的是政绩观,人们通常认为政绩观就是领导干部如何履职去追求政绩的根本认识或态度,就是领导干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此种将政绩观等同于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将责、权、利集中到领导干部个人的思想之中,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此种认识具有较大的历史局限性,带有较强的人治色彩,是惟上、惟显、惟潮等错误的行政理念产生的认识根源,在提倡民主、法治,强调改革开放成果全民共享的今天,此种认识须要得到纠正。   观,即看或看法、态度。   [2]政绩观,最直接的意思就是看政绩,政绩应该怎么看。既然是看或看法,领导可以看、老百姓也可以看;领导有领导的看法,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评价。这里就存在一个对行政实绩看法的标准问题。政绩观的偏差实质就是这种标准的偏差,把标准寄予领导干部个体的思想认识,随意性太大,笔者斗胆认为,以个人认识为标准实质就是没有标准。   那是不是群众的看法和标准就一定正确呢?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受知识水平、历史环境及眼界等诸多因素影响,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对政绩的看法和标准也存在偏差。以绵阳市建市后第一任市长王金城主导拓宽改建临园干道为例,那时笔者虽然年幼,但经常听到老百姓的骂声,此事过去20年有余,反观王市长当时的这一行政,老百姓都树起拇指,以大绩赞之,20多年过去了,这条干道依然强势支撑着绵阳的交通,使绵阳不至于完全沦为一个“堵城”,就连东莞报社的朋友路过临园干道时也发出了“绵阳好有大城市的感觉”的感叹。   既然政绩是客观实在的东西,既然看政绩、对政绩的看法、评价不能完全寄希望于领导个人,也不能完全听任群众,那用什么标准看待、评价政绩?正确政绩观到底有没有标准,应该拿什么作为标准?   二、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标准   中共十八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观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科学发展观首先解答的是发展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不发展就不能使综合国力增强,不发展就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不能单以GDP论英雄。科学发展不是孤立的、片面的,不是不计代价、竭泽而渔的发展,而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5]其次,科学发展观解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谁来分享的问题。以人为本首先是尊重人,尊重人的劳动、知识,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第二是服务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和批评;第三是解放人,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第四是解决好民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   再次,科学发展观解答了如何才能持续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变“粗放”为“集约”;必须加强环保监控,变“先污染,后治理”为“重监测,控污染”;必须摈弃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观念,加强宣传教育,变浪费为节约,努力构建节能节水低碳减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能型社会。2006年的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GDP的10倍增长主要是靠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换来的,火电煤耗高出国际水平22.5℅,吨钢能耗高出21℅,水泥综合能耗高出45℅,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单位工业产值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10多倍,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6]从目前的雾霾天气来看,错误的发展观念和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官员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7]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关注三农问题,努力发展新型农村、建设新型城镇;要求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在发展工业、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保,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的投入;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合理利用外资帮助我们搞建设。   通观我国目前所出现的社会矛盾,基本都是违背科学发展的结果!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政绩观就是发展观,试问:不能促使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绩叫什么政绩?因此,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注重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看政绩的好与坏、对与错总要有个标准,不能没有标准的想当然。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正确政绩观的标准,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的政绩观。   三、法治思维:科学政绩观的思想保障   中共党十八大报告指出,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8]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9]可见法治思维对领导干部的行政思维有多么重要!   法治思维,是指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   [10]法治思维是以法为本的思维方式,以法为本首先是向全民普法,特别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律和程序教育,领导干部必须依法行政;法治思维是民主的思维方式,以法为治就不是以领导为治,就不是以人为治,就是要讲究程序性,就是要集众人智慧,尽量减少决策失误的概率;法治思维是要负责、要追责、要倒查的思维方式,当领导干部的决定出现严重失误时,必须起动严肃的问责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   从思维运行方式上讲,当领导干部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政思想没有法治思维加以制约,那违背将成为一种必然。近几年,违法征地拆迁、包庇企业污染、大搞形象工程、大建楼堂馆所等侵害人民群众利益、浪费国家财力的报道屡见不鲜,根源就在于此!   要让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科学化就必须先让其思维逐步法治化,没有法治化的思维,科学发展政绩观的落实在思想上就没有保障。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11]笔者认为,法治中国、法治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以法治官,逐步让官员按法治思维谋划,按民主程序决策,按法律规定执行,而这一切的着力眼点就是向官员普法。因此,大力度向领导干部普及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2]《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653、563页 [3]辛鸣《十八大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57页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5]李忠杰《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73页 [6]戴丽红《科学发展观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年9月,第101页 [7] [9][1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5日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10]姜明安《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辩证关系及运用规则》,《人民论坛》2012年5月11日 联系地址:绵阳市丰谷中学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1784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