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简 报 第20期

 

 

 

 

 

 

本期目录

黄润秋:把脉地质灾害 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崔保华慰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黄润秋团队

 

 

 

 

黄润秋:把脉地质灾害 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月9日上午,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盛会—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黄润秋及其团队,历时6年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黄润秋代表其团队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里接过了沉甸甸的获奖证书,这也是他10年内第二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天然试验场搞科研,也是蛮拼的

5?12汶川地震后,如何应对强震产生的地质灾害,探索地震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成为摆在地质学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黄润秋冒着余震危险,率领团队进驻地震灾区,将其作为1:1地震天然试验场,开展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提出以“发震断层效应”、“地形地貌效应”为主导的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建立和发展了震区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测模型和灾害治理新技术。该项成果为汶川地震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选址以及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提高了我国地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也在芦山地震、云南鲁甸地震灾后重建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黄润秋团队以此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22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60余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29人次,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

作为学科带头人,黄润秋至今依然坚持频繁的野外工作,他曾从马背上掉下,差点摔下数百米深的峡谷;也曾与山上掉下的石块“擦肩而过”。作为地质工作者,类似的死亡考验、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乃家常便饭,黄润秋从未认为这些常人眼中的危险和辛苦可怕过,他说:“干工程地质这一行确实很苦,也有危险,甚至有牺牲的可能,但只要能换来人类的幸福,换来地质资源的安全利用,即使有危险、有牺牲,这份工作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也更加光荣。”

2015年刚开年,黄润秋就把新年第一爬献给了他所挚爱的大光包滑坡。大光包滑坡位于四川安县境内,是由汶川地震诱发的地球上近百年来最大的滑坡,具有方量巨大、形成机制特殊、滑动和堆积特征复杂等特点,是难得的地质研究案例,极具科研价值。对于这样的勘察机会,黄润秋自然不会放过。该滑坡生成后,黄润秋带领他的团队对滑坡进行了实地勘察,随后又在滑坡体上建立了野外研究基地,开展了深入的基础研究。从地震当年搭建几个帐篷,到搭建活动板房,再到可容纳80余人同时驻扎研究,黄润秋感叹如今基地吸引到十几个国家共同关注这片滑坡点的研究,同时“看到培养的学生一年年在成长,研究的成果一篇篇在发表,由此产生的减灾措施一项项得到落实,灾区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安稳踏实,很高兴”。

黄润秋的学生、成都理工大学老师李为乐至今对他们第一次攀爬大光包滑坡的危险情景记忆犹新。当时,黄润秋带着学生和青年教师初次探险大光包滑坡,山上并没有路,他们请了2位当地老乡做向导。一行人轻装上阵,呼哧带喘地攀上400余米的滑坡后,立刻被眼前漫山遍野的巨石所震撼,异口同声地感叹仿佛到了外星球。黄润秋甚至忘记了自己因为常年爬山膝关节严重受损所带来的疼痛,如饥似渴地以专业角度分析、思考、判断,与同事探讨着眼前的一切,不知不觉已是下午3点。山间气候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不经意间雾起、雨下,天也慢慢黑了,能见度降到只有5-6米。5点多时,一行人走着走着迷了路,周围一片漆黑,也没有手机信号,直到7点多,仍然没有找到来时的路。大家饥寒交迫,体力严重透支,黄润秋膝盖旧伤加剧,不得不依靠两人架着方能缓慢前行。两位老乡先行下山找救援,与此同时,山下等待接应的人们迟迟联络不上考察组,也准备报警求救。最终,在众人的帮助下,一行人在被困数小时后有惊无险地撤回山下。李为乐说:“类似的故事很多,黄教授这种亲力亲为,对科研认真的态度让我们做学生的感到由衷地敬佩!”

学术研究、参政议政,学生、领导纷纷点赞

黄润秋再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消息传来,众多网友纷纷点赞。成都理工大学的校友们写下:“黄校威武,地质届翘楚”;九三学社社员留言:“恭喜恭喜,我们九三主委”;还有网友评论道:“的确是地质界很厉害的存在。”

在学校,黄润秋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具有强大感召力。这不仅因为他是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掌门人”,也不仅因为他身为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更是因为他的坚毅执着、平易近人。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撰写的发言稿《坚守人生的追求与信念》,言语朴实、娓娓道来,被转发在考研论坛上,学生们称之为“来理工必读”。2014年,在环境土木与工程学院毕业典礼上,他别出心裁地用大学生酷爱的电子竞技类游戏《英雄联盟》里的角色做比喻,妙趣横生的语言将游戏术语和人生道理杂糅并包无缝衔接,为学生们烹制了一道风味独特的“心灵鸡汤”,引得频频鼓掌和热烈欢呼。结束演讲时,学生们不约而同高呼“秋哥、秋哥……”。这个视频被上传到“成都理工大学吧”后,不仅被游戏厂商转载,也被发到“天涯论坛”等诸多论坛上,影响广泛,有学生甚至留言:“教授赢了!学长们!他是哪个系的,我决定跟他了。”

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机关工作人员谈起黄润秋,除了敬佩和崇拜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那句名言:“我不加班,我每天上三班,上午班、下午班和夜班。”是的,近些年来,他是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身兼数职、公务繁忙的他作为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的主委,每次召开参政议政会议事必躬亲,“雷厉风行、高效务实”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几年来,黄润秋及其团队,提交了近30份咨询意见建议,得到国务院和四川省领导的多次批示,这些意见建议已经直接用于指导汶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为汶川地震区2000余处地址灾害、震后多个大型泥石流沟谷的工程治理,以及高地震烈度山区多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如成-兰铁路、映-汶高速公路等)规划选线论证提供了科学支撑。成果在芦山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得到有效应用,并为今后类似地震灾害的预测评价与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借鉴。

有人曾问黄润秋,水文地质工程是干什么的?黄润秋给出的答案是:修理地球,驯服大自然。“全球强震触发的巨型滑坡的研究”将成为黄润秋和他的团队下一个要攻克的目标。

 

 

 

崔保华慰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黄润秋团队

2015年1月17日,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崔保华会见并慰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黄润秋团队。

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及其团队,6年独立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这份国家科技奖最高荣誉的获奖名单里,黄润秋及其团队第二次上榜,早在2006年的这个时节,他主持研究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即获得了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据悉,黄润秋也是我省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获得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专家学者。

会见仪式上,受省委副书记柯尊平委托,崔保华向黄润秋及其团队获得国家科技奖最高荣誉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致以亲切的慰问。他指出,黄润秋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和教育管理专家,更是我省统一战线的杰出代表。此次黄润秋带领团队再次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既是个人的光荣、所在单位——四川理工大学的光荣,更是四川的光荣、统一战线的光荣。他希望,在勇攀科学高峰的前进道路上,黄润秋能够带领团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专业领域作出新的突破,取得更为辉煌的成绩,为我省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事业再添光彩,为我省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黄润秋分享了获得国家大奖的激动心情和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特别感谢中共四川省委和省委统战部长期以来的关心培养。他说,从高校科研工作者到省级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从地质灾害防治专业领域再到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事业的新天地,一路行来,省委统战部搭建成长平台、营造良好环境,为其开展学术研究、实现人生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将在中共四川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统战部的帮助指导下,拼搏奋进、砥砺前行,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为国家繁荣昌盛、百姓的安康福祉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聂文强参加会见。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1837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