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当前,天府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融入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新机遇,让新常态下四川、成都的发展更具期待。如何把握这些战略机遇,争取更多支持,促进四川、成都进一步加快发展,成为不少关注四川成都发展的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多央娜姆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成都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提案,建议国家加大支持力度,支持成都等西部内陆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为“一带一路”和西部地区开放和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支持成都 引领西部
利于国家战略实施
“支持西部中心城市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引领带动西部开放和发展,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成都等西部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以点带面,以此引领西部对外开放和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国家正式确定了内陆和沿海并重的新的区域战略,西部内陆地区已经不再是地处内陆的边远地区,而是联通世界,辐射中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辐射中心,要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需要西部有一些战略支撑点来落实和支撑国家战略。
提案中分析,成都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纽带四川省的省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络点和交汇点,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科技、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具有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支撑区的良好条件。
同时,成都自身具有非常优良的条件,在中西部城市中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是全国九个地区生产总值上万亿的城市之一。成都有较强的经济开放度,实际利用外资居西部省会城市第一,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62家,外国领事馆数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三,是中西部第一个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拥有四川及周边省市近3亿元的市场腹地。“支持成都等西部中心城市加快建成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有利于国家战略意图的实施。”
希望国家给予成都更多支持
引领带动西部经济发展
天府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融入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多重机遇叠加,让成都未来发展大有可为。多央娜姆在提案中建议国家给予成都更多支持,加快成都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步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探索设立内陆自由贸易园(区)的重大决策,在上海开展自由贸易区试点后,国家又在天津、广州、福建设立了自贸区,但在内陆地区尚未设立任何形式的自贸园(区)。“鉴于成都在西部和内陆地区的重要位置和所拥有引领带动作用,恳请国家批准在成都设立内陆自由贸易园(区),或授权开展相关试验,打造内陆贸易便利化先行区、示范区。”
目前,中新两国政府在总结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两个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中新合作发展大局出发,面向未来,作出了在中西部开展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中新政府间第三个合作项目的重大决策。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最具影响力、代表性和引领带动作用的省份四川的省会,具有互联互通的独特优势。”提案中分析,成都是全国第三、中西部唯一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四,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国家互联网首个直联城市和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此外,金融综合竞争力中西部第一,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西部省会城市第一,科技综合实力西部第一。“中新政府间第三个合作项目落户成都,有利于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引领带动西部经济发展,恳请国家支持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成都。”
同时,提案还建议支持成都建设国际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支持成都建设国际“无水港”,打造开放式路网体系,加快轨道交通和对外交通建设,强化枢纽机场建设,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成为国际化的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