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产业要实现稳健且可持续的发展,政策和基建先行是关键要素与重要前提。”近日,一场围绕“关于大力培育低空经济产业,全力推动南充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专题协商会在南充市政协召开。会上,10位政协委员、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围绕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场景应用等关键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共同为南充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南充市委会主委、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王爱华围绕产业差异化发展路径建言献策,提出以“水质检测+AI+无人机”为小切口突破“大格局”,打造具有南充辨识度的低空经济拳头产品。

王爱华指出,低空经济产业竞争需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建议将特种无人机作为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她介绍,水质监测无人机凭借在生态保护领域的独特优势,已在全国七大水系广泛应用并占据九成以上市场份额。南充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节点城市,在“人工智能+无人机”领域已初步形成应用场景,应抓住政策机遇,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以细分领域技术优势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建言聚焦产业应用落地与区域特色结合,为南充低空经济差异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得到与会部门的积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