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弘扬英烈精神、继承先辈遗志,8月23日,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参政议政工委副主任、省直参政议政工委主任马林中带队,组织社省委参政议政工委委员、省直各支社参政议政骨干、社内专家及乐氏后人代表,赴雅安市芦山县开展“弘扬英烈精神·继承先辈遗志”主题调研活动。芦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泓参加调研。
触摸交通记忆:从“老川藏第一桥”看时代变迁的脉搏
沿着老川藏线的脉络,调研租一行来到国道318芦山飞仙关大桥遗址。作为“老川藏线上第一桥”,它曾是连接川藏的“生命线”——抗战时期,它承载着援华物资的运输重任;新中国成立后,它见证了川藏公路“天险”变“通途”的跨越;如今,它虽被新大桥取代,却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奋斗”的精神地标。
“一座桥,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奋斗史’。”在听完关于桥梁“前世今生”的介绍后,马林中表示,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不是为了怀旧,而是要从历史中看到‘传承’与‘发展’——先辈们用鲜血打通了民族生存的通道,我们要用智慧打通高质量发展的通道。作为参政议政工作者,更要关注‘交通惠民’‘区域协同’等课题,让老川藏线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寻根家风故里:从“一门四杰”看家国情怀的传承
走进芦山县乐氏家风馆与乐以琴纪念馆,调研组怀着崇敬之心献上鲜花,致敬抗战英烈。作为芦山本土“科教报国”的典范家族,乐氏一门用四代人的选择,写就了“家国同构、知行合一”的精神史诗:乐以琴,抗战时期“空军四大天王”之一,淞沪会战中击落8架日军战机,以23岁的生命践行“报国莫辞死”的誓言;乐以成,被誉为“华西圣手”的妇产科专家,毕生致力于降低产妇死亡率,用医术守护万家安康;乐以和,九三学社早期成员,以民主科学为信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乐以伦,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奠基人之一,为航天、军工等领域科研奉献毕生精力,推动我国高端材料技术突破。
乐氏后人代表现场分享:“祖辈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每一次选择践行爱国之心——有人为民族牺牲,有人为百姓健康坚守,有人为科技强国而奋斗。”
回望红色足迹:从红军军部旧址看革命精神的延续
在中国工农红军30军军部旧址,调研组重温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芦山时的经历,30军在此设立军部,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留下“红军井”“标语墙”等红色遗迹,诉说着80多年前的热血岁月。
“抗战胜利是英烈们用鲜血换来的,长征精神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站在军部旧址的院子里,马林中结合社史深情说道,“今年是抗战胜利暨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我们的先辈正是在抗战胜利的曙光中,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投身建国大业。今天站在红军曾战斗过的地方,我们要做到通过参政议政,把英烈的‘家国情怀’转化为‘为民代言’的行动——聚焦‘一老一小’、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民生,深入调研、精准建言,让九三学社的声音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社省委参政议政工委将结合此次调研成果,聚焦“红色文化传承”“川藏经济协作”“家风建设融入基层治理”等开展专题调研,以高质量建言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以务实履职庆祝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
此次活动由社省直工委三支社具体承办,四支社、六支社、八支社、省社会科学院支社、新能源支社、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支社,社四川大学委员会华西支社,芦山县委统战部、芦山县卫生健康局、芦山县人民医院等共5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