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九三学社泸州市龙马潭区支社积极响应中共龙马潭区委宣传部号召,组织社员参与 “百年脉动 永续之光” 主题思政活动,在历经百年历史的洞窝水电站的光影流转中,重温先贤初心,汲取前行力量。
今年,是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座水电站——泸州市龙马潭区洞窝水电站建成发电100周年。这座承载着中国水电事业自主创新基因的“百年电站”,不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更有着与九三学社深厚的历史渊源——它由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小水电之父”的税西恒先生设计建造,如今更是“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
回溯洞窝水电站的百年历程,每一段发展都镌刻着自主创新与爱国担当的印记。1921年,税西恒先生怀揣“科技报国”的理想,克服物资匮乏的艰难处境,仅用10桶从唐山运来的水泥,以糯米浆拌石灰浆安砌条石的智慧,开启了电站的建设之路。1925年,当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水轮机组成功运转,泸州大地第一次亮起了自主发电的灯光,中国水电事业自主发展的序幕就此拉开。此后数十年,电站历经三次升级改造,如今三台机组总装机达2250kW,年均发电约400万度,从百年前照亮泸州的“第一盏灯”,到如今持续为地方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洞窝水电站始终践行着 “自力更生、科技为民”的初心。
这份初心,与九三学社 “爱国、民主、科学”的宗旨高度契合。作为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税西恒先生以毕生实践诠释了九三精神——他不仅主持设计了洞窝水电站,更在教育、科技领域深耕不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如今,这里不仅是一座发电站,更是一处鲜活的“思政课堂”:每一台运转的机组,都诉说着先辈攻坚克难的故事;每一道流淌的河水,都见证着自主创新的坚守。
为深入学习传承这份宝贵精神,九三学社龙马潭区支社积极响应区委宣传部号召,组织社员赴洞窝水电站开展现场教学,参与区委宣传部组织的主题思政活动。活动期间,社员们认真聆听了专家解读、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在百年电站的历史脉络中,进一步深化对 “爱国、民主、科学”宗旨的理解,增强了“科技报国、履职为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接下来,九三学社龙马潭区支社还将以此次主题思政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洞窝水电站建成100周年学习传承活动,将先辈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为龙马潭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九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