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省政协联组会上,3位九三博导献计科技创新


image.png 

1月31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联组会召开,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参会听取民革、九三学社、教育、科技、科协、农业等界别委员对我省深入推进创新渠道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

清华书记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全省重点工作建言献策、凝心聚力,更好助推我省“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会上,杨丹、尚丽平、杨维清3名九三学社高校教授,充分发挥我社科技优势,聚焦科技创新作了精彩的发言,他们关注国企如何发挥好科技创新“排头兵”的作用,高校如何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关心绵阳科技城早日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

一起来看,共议四川科技创新的九三建言——

 

进一步发挥我省国企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image.png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截至2019年,四川省地方国有企业一级企业1361户,单户企业数量5575户,国有经济对全省GDP的贡献约40%,”杨丹用数据开门见山的阐明国企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我省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排头兵,进而提出我省国企要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作用的建言观点。他建议:

一是要发挥国企优势,解决我省“5+1”产业技术“卡脖子”问题。对各产业“卡脖子”技术内容、范畴、技术特点、技术差距进行研究,全面摸清技术“家底”,确定需要重点突破的核心技术清单。按照对产业链影响、技术突破紧迫性、技术攻克难度、技术可替代性等,对“卡脖子”技术分层布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我省国企可着眼“5+1”产业集成电路、网络通信、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引导我省国企将增量科技资源向基础研究领域、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方向集中,占据部分关键原始性颠覆性创新领域的国际国内制高点。优化自产化替代招投标环境和行业监管环境,着力扶持高端技术和设备自产化。

二是引导我省国企提高研发投入水平。把科技类企业作为一个重要分类进行差异化考核,分类确定投入指标,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加大国企基础研究投入所得税加计扣除比例,鼓励国企将可以和主业适当分离的科技创新项目以专门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形式实施。改革国企利益分配激励制度,对一线科研人员收入分配大幅度倾斜,实施经济、行政、名誉完全分离的人才激励举措。

三是强化国企与民企在科技上的融通创新。制定我省国企与民企创新发展规划,明确国企和民企各自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主要目标,根据产业不同分类建立国企和民企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方式。建立“白名单”体系,创建有利于国企和民企合作共赢的“清单条件”。

 

支持绵阳科技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

尚丽平在省政协联组发言.png

 尚丽平 九三学社绵阳市委主委、绵阳市政协副主席、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探索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是刘鹤副总理在主持召开绵阳科技城部际协调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的重要内容。

尚丽平在发言中提出,正如当年布局“三线建设”和研制“两弹一星”为绵阳注入了“科技创新DNA”,这一次绵阳科技城建设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也应以‘特殊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作为目标体现。她建议:

一是在绵阳科技城开展特殊的科技管理改革试点。授权在绵阳科技城范围内科研院所、高校、国有企业全面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支持设立绵阳科技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攻关专项、绵阳科技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绵阳科技城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允许在绵阳科技城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

二是建议国家赋予绵阳科技城特殊的财税金融管理政策。2021-2035年绵阳科技城产生的税收收入上缴国省部分,专项安排用于绵阳科技城建设。对在绵阳科技城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军民融合企业叠加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减按1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支持在绵阳科技城组建政策性科技银行。

三是建议国家赋予绵阳科技城特殊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授予绵阳科技城享有相当于计划单列市管理权限。授予绵阳科技城享有相当于经济特区的同等立法权,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处理。允许按照协同原则优化组织机构,赋予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自主权。

 

顶层设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注册制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image.png 

杨维清 九三学社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副主委、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建强科技创新主体,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技力量配置和资源共享。四川有132所高校,全日制高校数量居全国第5位,高校科研人员约21.6万。2019年四川共组织实施各级科研项目12994项,其中高校科研项目9819项,约67%的经费投向了高校,80.4%的科技成果产自高校,但仅有6.3%的成果得到转化。“尽管国家和我省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但上层‘雷声大’,基层‘雨点小’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依然突出,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和社会成本。”杨维清在发言中如是说。为此,他用了半年时间调研、撰稿,又专门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建议,不断修改完善……

杨维清直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尚存在政策贯彻落实力度不足、缺乏专业化管理、缺少“大而强”的高水平服务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坏,难以真正促进技术、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

他建议:是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联合重庆共同争取中央在川渝开展高校成果转化“注册制”。简化成果转化审批流程,由高校科研人员提供相对标准的成果转化信息披露材料并为信息真实性负责,高校予以公示且无异议后,原则上视为同意成果转化,并赋予科研人员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审计、纪检监察、教育等部门和高校主要进行事中事后监管。

是理清政府、高校、科技人员和市场资本主体的主要职能并制定四者有序循环制度。科技人员和市场资本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高校职能部门大胆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市场经济里“大浪淘沙”。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让校长专心搞教育,“静静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向政府要经费,政府通过国家税收政策支持与调控,形成一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流动闭环。

三是狠抓激励政策落实落地。针对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激励政策落实力度还不够的问题,应开展专项督查并纳入巡视内容,加强问责,强化担当,引导高校深入落实激励政策,推动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四是培养营利性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业。建立技术经纪人培养体系,开展相关的本科及MBA教育,培养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不少高校校友懂技术、懂市场、懂资本,与母校科研人员有着天然联系,应培育一批校友型技术中介服务人才,鼓励其介入高校科研,增强精准服务能力。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准入门槛,培育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使其运行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

五、积极推进实体企业与投资资本在高校里联合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高校教授的首要使命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科技成果,而科技成果转化行为却是企业行为。如果企业出资金,高校出智力,在学校里面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教授们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对象,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实现了人才培养目的,企业也得到了智力支持,同时也吸引了社会资本办学,实现多赢局面,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发展。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4238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