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甘全洲同志灾区纪行
2008年5月15日,社员甘全洲是被攀枝花市卫生局选派为支援灾区的第一批同志,16日就到达了平武县的平通镇。 甘全洲是九三学社攀枝花市委东区支社主委、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医学委员会委员、东区政协委员、市里年青的神经外科医学带头人和社务骨干。在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表现,被九三学社攀枝花市委评为先进个人。 据了解,他所在的医疗组,负责整个平通镇及其镇所辖的几个村的伤病员,主要是救治伤病员的,宣传防疫知识,检查和隔离传染疫病人员。 现在平武镇交通困难,余震不断,医疗队在镇上临时搭建了用于治疗的帐篷,就治的受灾群众达800多人,救护人员还要赶到所属的乡村去诊治病人,现在已经是地震后的第九天了,房屋破损严重,到处都是瓦砾和腐烂的味道,但是救护人员始终夜以继日地,不怕苦不怕累地救护伤病群众,在抗灾第一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灾难来临 临危受命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甘全洲被市委、市政府和市中心医院党委、医院行政领导选中,参加了攀枝花市医疗救援队,去平武县平通镇参加抢险救灾。 大地震发生后,全体中国人民立即拧成了一股绳,上下一心,抗震救灾,全国人民都踊跃地捐款、献血。5月13号,甘全洲捐款后,同时就报名准备去献血。还没有来得及去抽血,随即被市委、市政府和市中心医院党委、医院行政领导选中,参加了攀枝花市医疗救援队奔赴灾区。据悉,此次攀枝花市医疗救援队由40人组成,其中五医院20人,市中心医院20人。市中心医院20人由10名医生,10名护士组成。他们40人的医疗救援队伍自带行李,干粮,饮水和药品和医疗器具。乘坐5辆考斯特中巴车,每一辆考斯特前面都挂有“攀枝花市医疗救援队”的横幅,于5月15日中午从炳草岗广场出发, “车队从炳草岗广场出发的时候,在广场的老百姓都不停地鼓掌,当时我就觉得这一次去灾区救灾,是非常光荣的,但同时任务肯定是艰巨的。”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甘全洲兴奋地说道。车队在经过西昌以北的一个小镇的时候正好遇上一群小朋友放学回家,让甘全洲感到惊讶的是,那些小学生们集体站在路边上向我们行少先队的队礼,直到车队完全地经过后,他们才离开。 路途艰险 艰难到达 5月16号的下午,攀枝花市医疗救援队到达绵阳。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攀枝花市医疗救援队分成了两个小分队,五医院组成的医疗小分队去安县,市中心医院的小分队去重灾的平武县平通镇。“我们在去平通的路上,有一处山体滑坡,把公路堵塞了,武警部队正在抢修道路,我们的车队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道路才免强可以通行。”他们在5月16日晚上9点多钟到达平通镇。 平通镇是重灾区,死伤非常的严重,全镇3000多人(不含镇以下的村、组),已统计的死亡人数就有800多人,平通镇中学400多名学生就死亡了300多,镇小学死亡了45人,平通镇卫生院共有6名医生,一名外科医生在地震中遇难,还有一名医生在地震中受了重伤,被武警部队抬出去,送往绵阳救治去了,只剩下4名医生担负起了救治平通镇数以千计的伤病员的任务,他们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攀枝花市医疗救援队队的到来,让他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深夜,部队的官兵帮我们搭起了临时的帐篷,因为没有电,我们晚上没有办法开展工作,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帐篷里休息,为第二天的工作,养好精神。17号天刚刚亮我们就起床,一眼看去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子,这第一眼看见的景象就足以让我们的心情沉重起来。”攀枝花市医疗救援队的队员就在帐篷外的平地上用方便面的箱子码起来,在上面铺上一次性无菌巾就建成了一个临时的工作地方。 紧急救助受伤群众 很快,病人被陆续的送了过来,这些病人里有的是头部受伤的,颈部受伤的、胸伤的、有腰背伤了的,还有四肢受伤的,居然还有脚上的钉子还没有来得及拔出来的。“幸好我们的医疗队有充分的准备,我们有有神经外科的医生、胸外科的医生、骨科的医生、普外科的医生、麻醉师,另外还带去了十几万元的药品。”据甘全洲介绍,他们把能处理的外科病人都处理好了以后,对那些特别危重的病人、需要做大手术的病人,他们就将伤员做简单的处理之后送往绵阳市去进行救治。 一天下来,每位队员都已经是精疲力尽了,而在这期间,不时还会有余震发生,有一次余震竟然把他们用方便面箱子搭起的手术台给摇垮了,旁边的山体还出现了几次大的滑坡。队员们说,要说我们一点也不怕那是假的,但是一想到这里有那么多的伤员还需要我们来救治,我们的心又平静了下来。 工作与生活 艰苦两重天 工作的艰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活也是异常的艰苦。刚开始的几天里,由于通讯不畅通,医疗队到了平通镇以后,余震又把原来抢通了的路震垮了,他们与外面失去了联系。由于他们带的干粮有限,因此每人每顿只能吃一盒方便面,每天一个人最多只能喝两瓶矿泉水。平通那个地方中午的时候太阳特别的毒,一天两瓶水根本就不够,队员们又渴又饿,但是大家都毫无怨言。“我们医疗队第一天就救治了800多个伤病员,第二天又救治了六、七百的病人(包括第一天手术后来换药、打针、输液的病人),经过我们的努力,伤病员是逐渐地减少了。”即使条件很艰苦,但是看到那么多的病人脱离了危险,队员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但同时常见病如感冒、腹泻开始逐渐的多了起来。甘全洲和队员们一刻也不敢松懈,来不及休息,又赶忙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当中。 这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温暖送进千万家,因此,医疗分队又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将医疗小分队分成4个小组,一个小组在镇上救治伤员,另外的三个小组走村串户,送医送药到每一个村的每一户人家。 “在这期间,我的任务是带领一个医疗小组去平通镇最偏远的一个村——大松村去巡诊。我们背着药品、换药包、手术包、方便面、压缩饼干、矿泉水,一清早就出发,向着那大山的深处走去,大山里到处都是塌方,到处都是裂口,还不时的有石头从山上滚下来。”甘全洲说,其中一个队员还不幸的被滚下来的石头给砸中了脸部,脸部立即出现了一个3-4厘米长的伤口,马上就进行缝针处理,包扎好后又出发。尽管这么的危险,队员们还是走遍了大松村的每一家每一户,对较轻的伤病员我们就地处理,对较重的伤病员,我们就让当地的村民协助,把他们抬出来,到平通镇上去处理。 “活着就好,活着真好。” 在受灾第一线救治病人,是非常艰苦的,需要的不仅是医学知识,而且更需要的是细心、耐心、热心,甚至还要有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才能坚持下来。甘全洲等医务人员,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还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在这期间,甘全洲的先进事迹被攀枝花晚报和攀枝花日报作了报道,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被他和队员们的精神深深感动着,现在第二批医疗救援队到灾区接替了他们的工作。甘全洲和队员们在受灾第一线共同奋战了近一个月,在6月10日返回了攀枝花。甘全洲和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一句话:“活着就好,活着真好。”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87960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