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九三学社成都市委社员李勇先:集巴蜀中医文献之大成《巴蜀中医文献珍本汇刊》等首次整理出版
同心四川: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814889256551220924%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sShare=1

中国医学历史悠久,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国医学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成为后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学宝库。而如何进一步发掘、整理、继承和发展中医文献成果,是摆在人们面前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巴蜀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巴蜀中医名家众多,著述宏富。先秦文献《山海经》中就已对巴蜀医药有了明确记载。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西汉墓中,发掘出土了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和九部九百二十余支医学竹简,其中《敝昔医论》极有可能是扁鹊学派已经失传的经典医籍,反映了巴蜀医学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九三学社成都市委社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勇先组织古籍整理专家团队,对九十余位历代巴蜀籍中医名家著作进行整理,编成《巴蜀中医文献珍本汇刊》(第一、二辑)、《川派中医名家珍本汇刊》,其中《巴蜀中医文献珍本汇刊》将历代巴蜀80余位中医名家如唐慎微、史堪、文永周、陈际昌、王鸿骥、王光甸、曾懿、巫燡、江秉乾、刘善述等人著作按中医分类法编入其中,而杨凤庭、齐秉慧、罗绍芳、刘仕廉、郑钦安、温存厚、唐宗海、何仲皋、张骥、卢铸之等19位巴蜀中医名家著作则以人物为中心编入《川派中医名家珍本汇刊》之中。两套丛书共收录巴蜀中医名家著作一百六十余种,第一次对巴蜀中医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整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稀见版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2022年8月由巴蜀书社正式出版。

李勇先主编了《中医宝藏》丛书,其中《巴蜀中医文献珍本汇刊》和《川派中医名家珍本汇刊》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宝藏》根据我国中医发展的特点,按照‘经纬结合,两翼拓展,中西汇通,文明互鉴’的理念进行编纂,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数千年来我国中医成果及其对外影响力。预计2023年底前完成《中医宝藏》丛书40余类近3000册的编纂和出版任务。

李勇先,男,1964年生于南江县,九三学社社员,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巴蜀地方史、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完成九三学社中央人物系列丛书项目《徐僖传》,主持九三学社中央项目、2019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刘应明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西方人士对云贵川地区的科学考察及其影响研究》、《清代民国时期巴蜀水利地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明清时期巴蜀水利碑刻遗存研究》;四川省重点社科基金项目《新发现清末手绘孤本<四川全省府厅州县调查户口划分区域图>整理与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成渝古驿道历史地理研究》子课题、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四川省第二批历史名人文献整理》;四川大学一流大学建设人才人物培育工程专项项目《南方丝绸之路古旧地图整理与研究》、四川大学社科创新重点项目《清代民国时期巴蜀方志水利文献整理与研究》等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合作主编各类文献著作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6247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