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为了大地血脉的“新生” ——社省委调研课题《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问题》受到省政协高度关注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灾区江河流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不仅直接威胁着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直接危及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今年8月,接连暴发的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和我省绵竹清平、汶川映秀、青川、江油、都江堰龙池及虹口等地群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其受灾情况、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历史罕见。特别是清平、映秀、龙池、虹口等地的泥石流灾害与汶川地震造成震区内江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严重损毁有着直接的关联。   2009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四川地震灾区视察时要求尽快对地震灾区的岷江、涪江、嘉陵江、白龙江等主要江河流域实施生态修复和重建。   进一步重视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重建,“既是民生关怀、又是政治托咐,既是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工程,又是一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  未雨绸缪,深谋远虑。早在今年初,社省委先后在省政协和全国政协会上提交了《对“5?12”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实施生态修复的建议》,建议得到了九三中央、省政协的高度重视,并列为2010年重点调研课题;经过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在8月形成了《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问题调查》。   随着经济恢复重建的顺利推进,2010年我省大部分重建项目将逐步竣工收尾,实行重建重心转移,把灾后生态修复重建,尤其是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重建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已是势在必行。   8月中旬以来,持续强降雨造成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致“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川灾区全线告危,造成严重灾情的最新事故,更是把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8月26日召开的省政协十届第36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问题调查(审议稿)》(以下简称《调查》)。与会的主席会议成员对于这份《调查》选题的战略性、调研的深入性和建议的针对性给予了一致肯定。“生态修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规律,敬畏自然,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生态修复”,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在会上强调指出。  江河,大地之血脉,一场关于灾后大地之脉如何“新生”的研讨,凝聚着我社的心血与智慧……   “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简单工程”   “相对于经济重建、社会重建,尤其是民生项目重建而言,四川生态修复重建困难重重,任务十分艰巨。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简单工程,至少需要5到10年以上的时间,甚至时间更长一些。”社省委主委黄润秋神色凝重地说。作为这一重点调研课题组组长,他已多次率队进行了实地调研。   8月13日晚的特大暴雨,将因地震破坏本就已十分松动的映秀附近山体再次冲垮,次日凌晨2时许,70多万立方沙土裹着岩石倾泄直下,毁埋公路,涌入岷江,形成巨大的壅塞体堵塞河道,湍急的岷江水改道冲进映秀新镇,淹没了部分道路和房屋,造成巨大破坏和严重损失。  “本区域原发性严重地质灾害因素与地震地质灾害因素相互交织,致使地质环境严重受损,驱动灾区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震区是山地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敏感性等级极为‘脆弱’区域,地震对森林植被和地表土壤的破坏,进一步加剧着水土流失。”《调查》指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大量次生灾害,其影响和破坏具有长期性,诱发因素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和动态性,不但影响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的有效衔接,而且在客观上使得生态修复难以完全按规划实施。  据了解,生态修复以林草植被恢复为主要内容,更容易受季节、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有效重建时间短、空间有限,成果保存难度大,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恢复到震前状态。据估算,地震森林系统共损失蓄水能力约22亿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受损势必给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和整个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隐患。即使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但是真正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服务效益,仍然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地质环境严重受损的地区,生态监测是准确掌握生态建设和保护状况的科学手段,是生态修复重建的重要内容。调研组发现,受主、客观条件影响,目前整个地震灾区生态监测网络不健全,监测手段落后,生态监测目标单一,组织管理分散,技术标准不统一,综合评价能力不足,保障体系不健全,科技化水平不高,信息完整性不够。   “13号晚上,要不是派出所的民警和村干部开着警车拿着喇叭把我们喊起来,15号要不是解放军派直升机把我们送出来,我们一家人的命怕是都保不住了。”在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和清平乡四村村民刘建秀有着相同经历的受灾群众不在少数。   为此,《调查》建议,“加强地震及重大地质灾害的前兆识别和预警体系研究;及早治理城镇周边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在相关城镇建设一批紧急避难和避险的公共设施以及生命线通道;将生态特别敏感和脆弱地区的人为活动降到最低限度;……”   “遵循规律,敬畏自然,修复必须科学化”   如此艰巨繁重而又紧迫的生态修复重建任务,目前,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相关先期研究和工作预案,一切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在省政协十届第36次主席会议上,《调查》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建言:   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建议,应该上报中央,对原定的关于汶川地震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的生态修复部分做一次重新科学评估,加大投入力度。   省政协副主席吴正德、陈杰、陈次昌,秘书长吴果行认为,加强生态修复技术指导,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调查》中提出的一整套措施方案切实可行:   ——支持四川研究提出巩固生态修复成果、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生境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监测等重大技术项目,落实专项科研资金,支持生态修复的示范研究。  ——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一线,实地筛选适应流域内不同海拔、土壤、坡度和气候的林草品种和技术,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按照先易后难、避免二次破坏的原则,科学确定修复重建时序、技术路径,实行林灌草相结合、山水林相协调。科学区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地区,采用不同的修复方式。   ——“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落实到生态修复上应分类指导:生态建设基础设施要加快重建进度,限期完成任务;主要依靠人工恢复的重点地区,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尽快提前;主要依靠自然力恢复的地区,不宜限定在短期内完成任务。  “应实施生态环境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建议把生态修复费用计入工程成本,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生态修复的成果。”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滕彩元的建议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生态修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规律,敬畏自然,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生态修复”。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听完大家的建议后强调指出,应针对地震灾区生态、地质环境的恢复力度进行深入、准确的评估,从而完善灾区生态重建的总体规划。  “生态修复重建必须举全国之力”   “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问题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虽然主要范围在四川,但责任并不全在四川,且仅靠四川的力量是极为有限的,与灾后经济重建一样,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实现生态修复重建的最终目标。”这是调研组的一致意见。   “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后,受灾地区生产、生活得已基本恢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组建议中央及时调整战略,把生态重建、地质环境的修复作为灾后重建第二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建议我省应围绕“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及其相关联的流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规划、包装出一系列大项目、新项目,并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特大工程、特大项目来实施,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的投资空间。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全国森林资源大省,全省90%以上的森林资源、63%的水资源和97%的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在生态脆弱的川西北高原和盆周山区。课题组专家认为,生态修复应急重建任务完成后,应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的长远目标,组织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提出巩固、完善和提高灾区生态功能的政策措施。  “建议将四川国家重点公益林全部纳入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并将补偿标准由每亩每年5元提高到20元以上。开展水源、湿地、草地等生态补偿试点,健全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制定落实林业种苗、机具等补贴政策,增加林农收入,建立健全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同时,基于灾区生态修复重建的特殊性、艰巨性,建议将‘5.12’地震灾区全部纳入生态补偿支持补助范围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提高补偿标准。”翻开《调查》,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希望跃然纸上。  在备受关注的关于如何加强对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的政策支持方面,课题组提出了一系列全方位、可持续的建议:一方面应急性生态修复到期后,应根据灾区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植被恢复、封山育林、补植补造、人工造林期限,延长生态修复重建资金和项目使用期限;允许各地在生态修复总框架内打捆使用资金,调整封山育林资金,解决人工修复资金不足的问题;尽可能简化前期工作环节,研究完善植被恢复项目招投标的具体实现方式,允许灾区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和群众按照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管理办法参与生态修复,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增加农民和林场职工收入;加强生态修复与防灾减灾规划的衔接,先期做好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为实施生物修复措施奠定基础。   警惕“暗藏的老虎”  我国西南山区是一个地形和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区域,具有极高的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汶川地震灾区相类似,还有一些地震地质灾害高风险的山区城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后提出重要建议:应高度重视地震地质灾害高风险山区城镇的灾害防治,以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敏感和脆弱区为重点,实施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调查》中建议,尽快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建立西南山区重点城镇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全面系统地摸清当地地质灾害情况,加强地震及重大地质灾害的前兆识别和预警体系研究;迁出生态承载量过大区域内的居民;研究、试验不同类型的生态修复模式,将成功经验在各流域加以推广……   就在省政协十届第36次主席会议审议这份《调查》的前夕,8月2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黄润秋主委紧急提交的又一份报告《关于加强我省山区城镇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几点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和分管领导认真研究,积极吸纳建议,着力解决问题。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不太大的降雨量就能诱发特大型的泥石流灾害。”黄润秋在这份建议中特别提出,并不是太大的降雨量且降雨过程相对较短,却在清平、映秀、龙池等地暴发了大型、特大型泥石流灾害,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应引起高度重视:山区城镇选址不够科学合理,城镇建设规划较少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人为扩大城镇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肆意侵占各沟谷甚至是主河道的行洪通道和泥石流的流通和堆积区……  黄润秋认为,“这种人进河退的现象人为降低了城镇的防洪能力和抵抗地质灾害能力,甚至人为诱发地质灾害。”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岷江改道、城镇淹没、道路被毁、桥梁坍塌……在映秀、在清平、在广汉,记者看见的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的惨景,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让人警醒,发人深思!   生态之伤,家园之痛。 “地震造成的生态、地质环境损坏就像暗藏的老虎,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扑下山来。”科学家的警言,绝非危言耸听,也绝不仅仅是一个忠告。   生态重建,科学重建,任重道远……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708905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