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陈德涌:将毕生所学回报乡村
团结报:http://paper.tuanjiewang.cn/tjb/h5/html5/2023-09/05/content_10861_8246488.htm?sn=21a672f427dda355&ts=1693887876;社中央网站:https://mp.weixin.qq.com/s/9bzQzd8Safpz4Qf9dq34Mw

http://paper.tuanjiewang.cn/tjb/h5/html5/2023-09/05/content_10861_8246488.htm?sn=21a672f427dda355&ts=1693887876

https://mp.weixin.qq.com/s/9bzQzd8Safpz4Qf9dq34Mw


“幸好有陈总的新技术,让粪污变资源,身上也不臭了,工作环境也变干净整洁了……”四川省平昌县澌岸镇中和村的养牛户苟林感慨道。

苟林口中的陈总,就是37年来躬耕在畜牧养殖业的陈德涌,他是九三学社四川省巴中市委会社员、平昌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他攻克了畜禽粪污处理这一难题,研发出了处理畜禽粪污先进技术,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2020年畜禽粪污快速固态化酵解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一生只干一件事,一半源于热爱,一半源于责任。”陈德涌说,他就是要努力改变养殖业脏臭的工作环境,用毕生所学回报乡村。

学成返乡  把现代畜牧业技术带给乡亲

陈德涌出生于教师之家,在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陈德涌从小就知道“勤有功,戏无益”的道理,明白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事要兢兢业业。在填报志愿时,陈德涌选择了四川农业大学畜牧系。他说,作为农村孩子,就想有一技之长,将来能为父老乡亲做点有益的事。1986年夏天,陈德涌收到了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成了全村第一个本科生。

1990年9月,带着学成归来回报家乡的愿望,陈德涌如愿分配回平昌畜牧局。刚报到上班,陈德涌就被下派到马鞍乡抓“万只山羊”的重点项目,他欣然领命。

在那段时间里,陈德涌不分白天昼夜加班加点指导修圈和养殖技术,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完全没有大学生的骄气和娇气,受到乡里负责同志和农户的喜欢和称赞。好学的他,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成了全县重要的技术骨干。

迫于生计,1997年,陈德涌告别热爱的家乡,到大城市谋生,被某集团聘请为市场部经理。集团公司的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理念,让他的专业所学得到充分发挥。在该集团工作期间,他不仅开阔了眼界,也拓宽了思维,对平昌县畜牧业发展又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和规划。

再回家乡  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

2003年,已不再为生计发愁的陈德涌,再次选择回到家乡。他迫不及待地要把这6年来积累的经验和理念运用到实践之中。

这一回来,陈德涌就再也没离开过家乡。

回到平昌县畜牧局,陈德涌担任畜牧科教股股长。他开始按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理念,在全县牵头实施推广生猪、土鸡、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那时,全县交通条件差,乡与乡之间需要2至4个小时的车程。陈德涌每天早出晚归,工作12个小时以上,甚至有时为了抢工期抓进度,就直接住在农户家。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陈德涌刚从乡下回到家,已是晚上8点多,他接到平昌县青云乡农户张友华的电话,请他帮助指导圈舍规划和设计。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安排,他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就带上同事开车赶往青云乡,经过3个小时的颠簸,赶到张友华家已是晚上11点。没有电灯,用车灯照亮,现场规划、设计、放线、制图,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圈舍规划设计完成。回到县城的家已是凌晨2点多。第二天早上他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全县生猪养殖专题工作会议上……

经过3年多的努力,全县43个乡镇,都建起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德涌的大力推进下,平昌县获评“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他个人获得四川省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先进个人。陈德涌参与完成的《肉用山羊舍饲养殖综合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应用》成果,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黄牛改良综合技术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并被四川省畜牧业协会聘请为畜牧智库专家委员会专家。

扎根乡村  攻克畜禽粪污处理难关

在推进畜禽养殖过程中,陈德涌发现畜禽粪污处理环保技术落后,严重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粪污资源化利用难以实现。

陈德涌说,他在长期的调研和观察中发现,很多在外打工的人,想回乡村搞养殖,但又嫌这个行业又脏又臭,还污染环境,让人望而却步。

当国家提出要全面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时,陈德涌已在思考如何攻克粪污处理的技术难题。他查阅了世界各国的粪污处理技术,发现都没有有效解决办法。

越是艰难越向前。陈德涌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难关,造福父老乡亲。

2012年伊始,他自费了2万元购买二手蜂窝煤机器处理粪污,这对于经济尚不宽裕的陈德涌来说已是大手笔。经过反复实验后,他希望将粪污制成蜂窝煤,让其作为燃料,以解决粪污处理难题。虽然这个方法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但是高耗电,加之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伤害人体健康,他否定了这个方案,半年的心血,以失败告终。

败不气馁。陈德涌又反复琢磨,用三合板制作成双层夹膜发酵箱,因箱体发酵时间太长,不便于投入实际生产中运用,于是他果断放弃。又花1万多元买了刷涂料的机械,想借处理涂料的方式处理粪污,依然行不通。

不服输不低头是刻在陈德涌骨子里的性格。既然不能借用现成的机械,那他就亲自设计机械,他千里迢迢跑到郑州找厂家定做,又花了12万元,这笔开支,对他来说无疑是巨款。虽然粪污处理技术可解决,可高昂的机械生产成本和电费成本,养殖户难以接受,他思前想后,忍痛放弃。

“既然用机械处理粪污成本高,利用复合微生物菌群消解处理最节省成本。”陈德涌有了新思路后又马不停蹄投入研究中。哪怕半夜三更,只要有灵感出现,他会立即披衣起床,记在笔记本上,甚至还会直奔实验场,直到做完实验。

有一件事,让陈德涌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冬日,陈德涌在一养猪场做粪污处理实验,还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陈强教授带着研究生现场指导观摩,当时穿着皮鞋和西装的他,看到一堆约一米多高的干猪粪,踩上去准备做实验,哪知双脚却深深地陷进去,衣服、裤子、鞋子全沾上湿乎乎的猪粪,全身上下又脏又臭。为了不影响实验进程,他坚持2个多小时,继续把实验完成后,才回家换洗衣服。

就是凭着这股执着的拼劲和韧劲,陈德涌越挫越勇,他坚信一定会攻克难关。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2019年3月,陈德涌通过人工营造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生态环境,快速固态化消解畜禽粪污,终于实验成功了。这个消解技术工艺简单,不耗电、不耗水,且成本低,解决了环保问题,实现零排放,让粪污资源化利用变成现实。

历经7年的苦苦钻研和实验,自掏腰包30多万元,两千多个日夜的实验和研究,陈德涌终于攻克了畜禽粪污处理这一难题。2020年畜禽粪污快速固态化酵解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项技术正式推广以来,成了全国各地养殖业主们争抢的“香饽饽”。养殖业主夏渊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身上有粪臭味,走到哪都不受待见,现在用了这个技术后,无臭味,无污水,很环保,感觉搞养殖是一份体面的职业。

在肉牛养殖基地,一排排牛圈干净整洁,一头头肉牛清清爽爽。通过快速固态化酵解技术处理的粪污成了有机肥料,被运往种植基地。

陈德涌说,作为一个畜牧人,他愿用毕生所学回报乡村和乡亲。退休后,他还将成立微生物研究室,探索和拓展农业生产中的微生物运用,继续为现代畜牧业服务,为乡村振兴服务。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6569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