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常委许强教授奔赴茂县指导应急救援

6月24日,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特大山体滑坡,64户农房被掩埋、83人失联和死亡、岷江支流松坪沟河道堵塞近2公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自得知灾情起,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常委、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地质灾害应急专家、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教授心系灾区,与实验室团队立刻奔赴茂县新磨村滑坡现场,发挥专业优势,全程指导和参与现场救援和次生灾害防范,真正以科学精神诠释“生命至上”。

一、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科技工作者驰援灾区

6月24日6时许,灾害发生。当天上午8时,许强教授接到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紧急通知,旋即出发赶往灾害现场,研究分析滑坡灾害成因,指导现场应急搜救,防范发生二次灾害。当日,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了现场专家工作组,许强教授受命担任组长。由于茂县是地震高发区,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现场又成立了现场救援施工安全保障组、滑坡区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组。专家组负责指导这两个组全力开展工作,在每个救援工作面委派两名地质专业人员,保障现场搜救的安全;同时组织30余人对滑坡发生区域及其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保障滑坡区及周边人员的安全。对许强来说,专家组要做的就是尽量把滑坡现场及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找”出,“抓”住,并提前主动防范。

许强滑坡现场考察7jpg.jpg

另一方面,为了查明灾害的成因,许强教授24号下午即带领专家组成员开展滑坡现场调查。通过调查,将其定性为自然灾害,其主要成因:一是滑坡发生区本身为地震高发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其地质构造和坡体结构有利于滑坡的发生;二是该区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地震,使得山体被震烈松动,岩体破碎,裂缝发育,加上滑前有持续降雨,最终导致此次灾难性滑坡的发生,并由此将其定为降雨诱发的高位远程崩滑碎屑流灾害。滑坡规模巨大,经现场调查和无人机航拍结果估算,总体积达1800万立方米,属特大型滑坡。

结合滑坡成因和运动堆积特点的调查研究,为现场救援工作面的位置选取给出了专业性的意见建议,即应急搜救应先从滑坡堆积区的前缘和两侧地带开展,逐渐向中间靠拢,因为这些部位存活的可能性相对较大。相关意见建议被指挥部采纳并据此实施。

6月25日,许强教授被任命为以尹力省长为组长的“6.24”茂县叠溪山体突发高位垮塌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成员,全面参与灾害现场抢险救灾的会商决策工作。

二、科学论证,权威发声,彰显责任担当

6月25日下午,在召开茂县垮塌事件的第六场新闻发布会现场,许强教授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裴向军教授作为新闻发言人,分析介绍了茂县新磨村滑坡的基本情况和成因,并接受多家主流媒体的提问。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在内的多家媒体对此次新闻发布会进行了全面报道。如四川在线“茂县山体垮塌发布会:地灾应急专家回应热点问题”、川报观察以“茂县叠溪镇山体垮塌地灾 应急专家回应四个热点问题”为题,全面介绍报道了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当天的中央电视台也播放了新闻发布会上许强教授解释为何会发生此次灾害性滑坡的画面。

许强在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JPG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许强教授和裴向军教授对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的原因、此次滑坡灾害与“5 12”汶川特大地震的关系、地处灾害多发地带的村庄为何未提前搬迁、未来是否还存在隐患等四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客观、科学地阐述。平息了一些社会上的误解和猜疑,社会反映非常良好。

三、科技救援,无人机技术,实现最高清三维地形生成

6月26日下午,一组精确到10cm,高精度的三维航拍影像生成,清晰地呈现了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垮塌山体的全貌,连海拔高达3500米处的山顶滑坡源区的地质结构和变形裂缝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由许强教授带领的成都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的“迄今为止,该滑坡范围最全,精度最高的航拍影像”。

专家组根据高清航拍影像分析研究滑坡特征.jpg

大部分在灾难现场的无人机受飞行高程和巡航时间的制约,无法到达山顶垮塌发生地,而这台固定翼的无人机,巡航时间可达70分钟,能飞到海拔3800米以上看到垮塌发生处后面的情况。而山顶垮塌区的真实情况,正是现场专家组迫切需要了解的。有了这些三维高清影像,专家组才能清楚看到山顶垮塌区还有没有裂缝和新的变形,还有无在近期发生垮塌和滑坡的危岩体和变形体。

26日,网络上出现“茂县垮塌位置位移或二次滑坡”的消息,为确保现场救援人员安全,指挥部决定立即调整和转移救援工作面,适当收缩搜救范围。为了确认此消息的真实性,26日下午,现场专家组充分利用许强教授团队刚解算出来的高清航拍影像,对滑坡区尤其是后缘高位垮塌区的裂缝、变形情况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在滑坡西侧确实存在一个拉裂变形体,利用三维影像精确量测,其规模达到550万立方米,在滑坡过程中受主滑体的拖拽作用,其后缘已拉开40米。当日下午,专家组将相关情况及时向省委王东明书记和尹力省长做了汇报,并给出了明确的应急处理意见,得到省委省政府认可。

29日,为了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全面掌握新发现的滑坡西侧变形体的变形特征和动态发展规律,许强教授又紧急从国家重点实验室调来一台目前最先进的地微变监测仪,其变形监测精度高(亚毫米级),且能实现全天候对整个滑坡区的面状观测。同时结合变形监测成果,制定了针对性的四级预警(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判据和应急响应预案,确保现场应急抢险施工人员安全。当前,现场抢险工作仍未结束,许强教授仍一直坚守在现场,指导和研判滑坡西侧变形体的发展动态,为现场人员安全提供全力保障。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4830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