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九三学社西南科技大学委员会开展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活动

为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传承红军精神,学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考察其落实情况,4月20日-22日九三学社西南科技大学委员会赴巴中市通江县开展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活动。九三学社西南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杨剑、各支社社员代表共17人参加了活动。

在革命老区通江县,社员们先后参观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巨幅红军石刻标语“赤化全川”、毛浴古镇、通江银耳博物馆,最后调研了通江县精准扶贫点——杨柏镇双凤垭村。

坐落在通江县城红军广场侧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庄严肃穆。社员们迈上台阶,走进气势宏伟的展览大厅,迎面的徐向前元帅巨型铜像挺立。纪念馆以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的重大活动为主线,运用历史文献、文物、标本、图片、油画、雕塑、声像多媒体有机组合,集中展现了红四方面军“三总部”和苏区人民无私奉献的史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缔造、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的丰功伟绩。社员们边走边看,并认真聆听纪念馆的讲解。在反映红军浴血歼敌的电子沙盘前、在红军使用过的武器前……社员们一次次驻足观看,一幅幅画作、一件件文物、一把把大刀,把社员们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岁月。参观之后社员们在高呼“红军精神万岁”的口号声中合影留念。

巴山深处,松涛阵阵。微风诉说着80多年来的往事。通江县王坪村,当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所在地,如今,这里已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2万余名红军将士长眠于此。这是红军自己修建的一座烈士陵园。将士们掩埋完牺牲的战友,就踏上举世瞩目的长征之路。风雨八十余载,烈士陵园见证着老区人民那不变的红军情怀。在这里,社员们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红军烈士陵园,巨幅红军石刻标语“赤化全川”,共同缅怀了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瞻仰了英勇烈士墓,并向无名红军烈士墓三鞠躬。

离开王坪村,社员们移步到历史悠久的毛浴古镇,走上了青石板街,参观了明代总兵府、清初守备署等地和红军石刻标语。红军石刻标语“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给社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句当年的红军训词曾经统一了思想,鼓舞了斗志,成为至今流传的“红军精神”。

调研的最后一站是通江县精准扶贫点——杨柏镇双凤垭村。在村支部书记张碧岳的引导下,社员们参观了村民们的亮丽的“巴山新居”,走进田间地头,参观了青花椒产业园,核桃园,参观之后,双方在村委会党员活动室进行了座谈。杨柏镇党委书记卢斌参加了座谈,他对九三学社西科大委员会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双凤垭村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情况和下一步重点产业规划,他希望西科大的社员们能为脱贫之后双凤垭村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杨剑对双凤垭村的新面貌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他指出,脱贫之后的双凤垭村有了自己特色的产业,才能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返乡,吸引优势资源和智力进驻乡村,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走向乡村富裕之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参加调研的社员们结合自身专长,根据当地实际,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内涵提升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图片33.jpg

调研期间,还参观了通江银耳博物馆,了解了银耳的历史和传奇故事。

通过此次学习调研活动,社员们不仅看到了红四方面军与老区群众对革命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而且看到了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成果——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追忆缅怀革命先烈,让社员们的心灵经受了震撼和洗礼,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社员们纷纷表示,将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先烈英勇顽强,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以中共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履职尽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8376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