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阳光雨露 助我成长

 

 

今年9月3日,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回顾这段历史,很凑巧,我就是出生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七七”卢沟桥事变的1937年。在那灾难深重的岁月度过了我的幼年和童年。在我4~5岁依稀模糊又略带些许清晰的记忆中,经历了日本飞机多次轰炸我的家乡四川省成都市。猛追湾、盐市口、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等地都是侵略者袭击的目标。白天和夜晚我经常跟着大人朝向当时成都远郊区从北城的万福桥到肖家村、洞子口方向“报警报”(意即敌机快来轰炸,拉响警报告诉大家快跑去躲避)躲在人烟稀少的乡村坟地,必要时用湿布捂住口、鼻防止毒气侵入。日本飞机跑到遥远的中国内地国土投掷炸弹轰炸无辜百姓,犯下滔天罪行,侵略者的狼子野心不是昭然若揭了吗?好容易盼来了经过8年浴血奋战、牺牲了成千上万同胞,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1945年9月3日,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就在今天,九三学社在重庆宣告成立。到今年9月3日,正好是九三学社建社70周年,在此我表示衷心祝贺。不言而喻,九三学社这个称谓,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时光倒流回到上世纪50~60年代,我进入青年求学、寒窗苦读中、大学时期,埋头两耳不闻窗外事,模糊中我有所耳闻:“众多赫赫有名的科学家组建成的学术团体九三学社“。著名的物理学家周培源老前辈就是其中一员。周老还荣任过当年我就读的母校北京大学校长。若干年后的1986年,曾经是他学生的我以中级科技人员加入了九三学社,成为其中一员。这是时代的一大进步!即兴有感而发,写成以下短句:“昔日北大校长,往后九三主席;从前他的学生,今朝属下社员;时空发生变化,精神继续传承;好似阳光雨露,助我茁长成长。

在九三组织这个大家庭中,我经过了新社员学习,社章社史学习,社刊阅读,支社组织生活,渐渐地了解到:以九三创始人许德珩为首的先辈们,从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1919年5月4日)一路走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奠定形成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石。今天九三学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至此,我对九三学社有了新的认识。在新形势下,1990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文件,在经过15的成功实践基础上,2005年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意见》。我们支社进行了传达学习。文件我民主党派发挥才能、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这些重要文件精神犹如阳光雨露洒落在我心田,助我在九三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化为工作中的动力。

加入九三学社以来,我有幸先后两次亲耳聆听到社中央主席讲话。一次是1995年9月,在成都新华礼堂,吴阶平主席来蓉出席建社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抚今追昔半个世纪以来,社组织的发展及其以后的任务;另一次是2009年初,韩启德主席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去看望汶川大地震后父老乡亲期间,在社省委办公楼和社员见面时,他语重心长讲话中强调:作为参政党的九三学社成员,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位主席讲话如春风化雨,似阳光雨露助我在人生路上健康成长。

九三组织内人才济济,不乏许多杰出者、优秀者。我这里提及的不仅在九三学社内杰出,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大他2岁的老同学、大名鼎鼎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在与邓稼先叙旧时对邓说,中国领导人选择你搞“两弹”很有眼光。谈及奖励金额时邓对杨说,原子弹10元(人民币),氢弹10元。邓稼先逝世(1986年62岁)后,他的领导、国防科工委主任 爱萍将军(199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痛悼我国杰出的核科学家邓稼先同志挽诗中写道:“踏遍戈壁共草原,群力奋战君当先…..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这是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邓稼先虽然离开了我们近30年了,可他代表的“两弹一星”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国人民。九三人为有他这样的同志感到光荣、自豪、骄傲。我的心灵也从中受到了一次洗礼。

原子核科技领域有两大分支:军用和民用。我们从事“和平利用核能,射线保驾护航,杀虫灭菌彻底,百姓乐享安康”。“核能多奥秘,射线更奇葩,科学掌控下,造福千万家”。我从单位提前2年病退已整整20年了,我愿借此机会祝福我所在单位—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我单位中共院党委对我们支社开展工作一直大力支持,支社开展工作中做到自觉接受院党委的领导。

我们支社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9年历程。在这些日子里,社省直工委同志经常参加我支社组织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上级组织的声音和关怀,对支社开展工作起到指导作用。支社经过长时间发展、历练、界别调整,现有17名成员,其中年轻同志几近占据半壁江山。他们富有朝气、思维敏捷,掌握前沿科技,成为我院工作中的骨干力量,为九三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生力量。前不久,我支社荣获省直工委授予2014年度先进集体的称号,这将给我在今后参加社务活动中增添了一份信心和力量。

我家离成都白丝街不远,骑自行车只需10多分钟。每当我到达社省委办公楼参加活动或办事,都会受到机关同志的热情又亲切接待。退休有了休闲时间,偶尔在重要时间节点上写出不多的稿件,汇报或交流我点滴学习心得,送交《九三四川社讯》编委会供选用,得到编委同志给我帮助修改,得以正式刊用;社省直工委的同志有时候送给我一些有关社内外刊物和杂志,这些精神食粮、营养佳品,似阳光、似雨露,犹如春风化雨,滋养我的心田,助我健康茁长成长。借此机会我谨向以上同志们表示谢意。前不久,当经过办公楼通道走廊时,我被两旁悬挂的九三先辈们大幅彩照并附有文字介绍深深吸引,怀着崇敬的心情,驻足下来看个清楚,从中接受一次社史教育,汲取其中营养,助我健康成长。置身在这些精心制作的九三历史沿革和先辈们事业氛围中,好像受到一次熏陶。在社组织这个温暖大家庭中,九三同志有不似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

光阴似箭,岁月匆匆,转瞬我已步入古稀迈向耄耋之年。我仿佛觉得社组织牵着我这个在政治上事业上都很稚嫩的老小孩之手,引领我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在这条康庄大道上,正继续行进中。

赋诗一首结束此文。

九三建社贺古稀,阳光温暖心底里。

两露滋养心灵内,助我健康长身体。

活到老来学到老,核心价值须牢记。

爱国民主与科学,奋斗终身不停息。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5421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